当前位置:主页 > 党团工作 >

“法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0年10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举办的“法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研讨会暨主题党日活动在闵行校区法学院楼104教室举行。会议由岑峨副院长主持,院党委书记张惠虹出席致辞。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马金芳教授、研究生教育院副院长张勇教授、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赵运锋教授、全国模范检察官施净岚检察官及我院广大师生参加座谈交流。

首先,主持人介绍了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以及与会的各位专家与学者。随后张惠虹书记代表学院致辞。张书记首先感谢了兄弟院校的学者同仁及实务部门专家对华师大法学院的大力支持,感谢钱叶六教授带领的刑法学科团队以及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努力,感谢教务处谭红岩副处长莅临会议进行专门指导。她指出,课程思政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课程思政并不要求每一门法学课程都变成思政课,而是要像盐溶于水一样让德育融入每一门课程。

在专家座谈交流阶段,谭红岩副处长首先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她指出,一方面,华东师大人文社科有着比较强的学术积淀,法学院是第一批加入课程思政的学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华东师大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谭红岩表示学校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将是课程思政与卓越育人相结合。

马金芳教授之后就法学专业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指南的制定思路与原则做了报告。计划指南将各种元素分为一级维度与二级指标点。她认为一级指标选取因素包括融贯性、规范性、公民性与人文性。围绕这四个基本原则,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制定了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而一级指标的六个维度包括爱国精神、法治理念、制度引领、公民品格、科学素养、人文情怀。二级指标点相对更具有法学特色,更注重用专业性规范化建设引领制度建设。

随后赵运锋教授就思政教育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及融入路径做了汇报。他认为思政教育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具有根本的一致性。第一,从属性来看,思政、法律都和道德息息相关,可以说都具有道德的属性。第二,从目的上来看,思政与法律教育都是为了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品性。第三,从内容方法上来看,思政与法学教育的内容都是一种方法上的指引。所以法学教育不应当对思政教育有排斥、抵制心理。关于融入路径的问题,赵教授认为,首先,不必过于刻意。其次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体系、法律规则与法律精神。最后要搭建思政与法学之间的桥梁,多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法学课堂上做到传道与授业的结合。

关于法学研究生进课堂的路径,张勇教授主要发表了以下三点看法。第一,要把握法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意义。第二,要坚持法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为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因势利导的原则。第三,要注重法学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具体路径。总之,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要契合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或因子,推动法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

王欢欢副教授认为环境法进行课程思政具有时间自信、法治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天然优势,环境法能够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她认为环境法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路径包括:第一,让学生产生意识,借助有启发性的案例引出问题意识。第二,帮助同学们习得技巧,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中渗透思政教学。第三,要使得同学们对自然环境心存敬畏。

任海涛副教授主要就法学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他认为首先,课程思政体系可以分为总论模块、分论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其次,思政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共识,那就是法学思政分为通识类与部门法学科两大类。最后,法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的指标体系尚未达成共识,各个学校都在探索中。在探索较长时间后,大家共同认可的指标体系有望形成。

钱叶六教授就刑法总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设计思考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钱教授认为刑法学课程自始至终都包含思政教育的元素,其教育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引领。刑法总论教学过程中,要克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要充分挖掘刑法总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力推进。

座谈的最后,施净岚检察官结合自己在法律院校进行的司法伦理授课感受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她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意义,强化思政课程的设置。其次还应当充分了解开展思政教育的背景与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任。最后要注重法学院的教学特点,结合法律职业伦理基础课程的知识进行思政教育。

在讨论环节,孟凡壮副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首先可以作为宪法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入点。其次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最后课程思政教学要充分重视线上平台的运用。郑超老师认为思政教育不单单是政治教育,更是一种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教育。法律职业伦理与思政教育天然契合,应当重视法科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研讨会最后,纪海龙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课程思政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次,课程思政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并且对于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应当引起重视。最后纪海龙教授再次感谢了各位专家的参与和支持,并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后续活动。此次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新闻稿:张健

摄影:李大豪